网站导航

万向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万向新闻资讯 >
“中科院+”让衡水崛起科技谷
时间:2023-06-01 04:48 点击次数:95

  位于高新区的衡水科技谷门前繁花似锦,充满科技感的大门犹如大鹏展翅。(本报资料片) 河北日报通讯员 杨水淙摄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研究员曲景奎,在衡水有个新身份——河北中科同创道格赛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及技术负责人。

  如今,越来越多像曲景奎这样的北京科研工作者,安家落户衡水科技谷,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近年来,衡水高新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机遇,先后与中科院北京分院、中科院12家院所、中关村信息谷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依托“中科院+”,打造衡水科技谷(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构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全链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弥补了当地科技资源少、产业层次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的发展短板,迅速崛起先进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燃烧器正常,燃料供给系统正常,送风、排烟系统正常,就地及远程控制系统正常……”近来,位于衡水科技谷的中科衡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正在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示范机组进行全面调试。不同于传统的水蒸气发电,这套发电机组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发电介质——超临界二氧化碳,整套设备的体积只有传统设备的1/20,而发电效率却提高了10%。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来自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这项技术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变革性技术,也是世界各国争相研发的热点。中科衡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世强告诉记者,进驻衡水的5年间,他们研发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里面的所有关键设备,掌握了核心技术,目前已经处在中试阶段。他们研发的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已实现产业化。

  搭建中试平台,引领创新要素资源汇聚。2016年8月,占地730亩、总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的衡水科技谷开始建设。目前,5万平方米的专业配套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包括5万平方米科技创新孵化平台、6000平方米研发楼、5000平方米中试车间。绿色化工、能源材料、节能环保等中试平台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我们要把科技成果引进来、把人才引进来,在这里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解决高新区科技资源不丰富、产业层次比较低的问题,促进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借助科技转化的力量,培育新兴产业。”衡水高新区党工委委员袁建军这样阐释打造科技谷的意义所在。

  河北中科同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中科钒钛科技有限公司、中科衡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通过科技谷的中试平台,一大批高成长型企业很快孵化出来。这些“中科系”公司,或者是母公司、子公司的关系,或者是投资公司、孵化公司之间的关系,很好地带动和辐射了衡水的相关产业。

  截至目前,衡水科技谷共发布300余项最新科技成果,48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其中,过硫酸铵工业结晶、绿色智能防腐涂装体系、合成甘氨酸绿色新过程等16项产学研合作关键技术全部实现应用投产,不仅极大提升了企业生产的绿色化水平,还可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

  “我们有信心通过产学研合作,攻克智能导钻技术装备体系这一世界难题,打破欧美在油气资源探测、页岩气开发装备领域的垄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说。

  智能导钻技术被业界称之为“地下巡航导弹”,以精密随钻地质导向系统为手段,通过新型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实现“定准目标”——油气藏精准刻画和“打准目标”——智能旋转导向钻进,形成深层油气资源开发技术解决方案。中国科学院研发建立的智能导钻装备技术体系,打破了美国对中国技术垄断与封锁状态,也标志着我国在深部资源探测装备技术领域有了重大突破性进展,为我国资源能源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看到前沿技术的巨大前景,衡水高新区与院士团队一拍即合,决定引入该项目。2018年9月,衡水高新区与中科恒道公司合作投资18亿元,在科技谷建设衡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承担中国科学院“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和“深层油气开发智能导钻装备”两个国家级重大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任务。

  有技术给平台、有项目给资金、有资金给项目,衡水科技谷建立了创新创业孵化机制,实行“一成果一项目、一项目一公司”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让科学家当老板,让科研人员有股权,极大地激励了科研团队的积极性。

  这是一套富有创新性的管理、运营、发展机制,保障了链条上的不同实体各展其能。袁建军介绍,作为创新载体,衡水高新区提供科技平台建设及科技研发资金支持;作为创新源头,科研院所提供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成套工艺、技能培养等支撑。在该机制运转下,产业在科技创新、两化融合、质量效益、绿色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能够很好地解决。

  以朱日祥院士为核心的中科恒道团队、以博士生导师齐涛研究员为核心的中科院过程所团队、以梁志强研究员为核心的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团队,先后进驻衡水科技谷。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中科院各院所的合作,围绕主导产业,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团队带成果、带项目落户科技谷,打造‘成果—企业—产业化’模式,全力引进院士、百人计划、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袁建军说。

  “设备运转得怎么样?温度控制如何?”“一切正常。”11月20日,位于衡水高新区的河北凯德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中试车间里,塔式苯酚萃取装置正在高效运转。该公司工艺安全经理张瑞超正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博士许东兵视频连线。

  依托科技谷,衡水高新区与中科院合作,整合院内外科技资源创建了“工业医院”。“工业医院”设置功能材料、食品医药等6个产业诊所,聘请国内30余家知名科研单位的专家组成“工业大夫”团队,建设了“工业医院—工业诊所—工业大夫”三级诊疗体系,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许东兵便是凯德公司的“工业大夫”。2020年10月,在衡水高新区举办的“工业医院”院企联谊会上,中科院与园区内企业面对面交流。凯德公司与许东兵所在的科研团队建立了联系。

  针对该公司的痛点,科研团队利用一年多时间,将之前的传统箱式萃取装置改良为高效萃取塔装置,不仅有效提高了苯酚的萃取效率,大幅降低企业能耗,而且改善了工区环境,还为企业节省了约4/5的装置占地空间。

  “有的企业受制于科技人才的匮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无力进行转型升级。根据企业遇到的发展难题,我们会组织专家深入企业一线‘巡诊’,针对‘病情’给出解决方案,并实时跟进‘复查’。”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衡水高新区“工业医院”副院长康跻耀介绍,一系列的“诊疗”,可有效破解企业科技创新的痛点问题。

  2021年以来,“工业医院”组织专家大夫“集中会诊”,共为衡水94家企业开具个性化“特效药方”,提供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技术咨询等服务,助推企业向绿色、节能、高效、安全方向转型。

  “工业大夫”来了,企业“病症”消了。“功能材料”诊所为安平县纳鑫丝网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粉末涂料配方改进技术,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也显著减轻了环保压力,年可新增产值5000万元。“食品医药”诊所通过生物技术为中科元创(衡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获得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滤液生物中间体,高效提取百合花肽等植物小分子肽,产品推广后,年收益百万元以上。(记者 李 巍)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万向娱乐

Copyright © 2027 万向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