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万向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万向新闻资讯 >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
时间:2023-05-25 20:36 点击次数:198

  先是易建联骑扣巴赫拉米,男篮终回亚洲之巅,接着85岁老人屠呦呦斩获诺贝尔奖,

  《健康与美容》作为一本隶属于国家卫计委主管的杂志,一本已走过近23载的优秀期刊品牌,这么重大的历史时刻当然要发声要关心。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公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Youyou Tu)因发现治疗疟疾的疗法获得该奖,屠呦呦因此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而她发现的青蒿素,带来了又一个“撕裂朋友圈”的问题:青蒿素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看待屠呦呦获得诺奖?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于宁波,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的贡献是发现了青蒿素这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的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美国诺贝尔奖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也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的最高大奖。拉斯克奖也被誉为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2015年10月5日下午获诺贝尔医学奖。

  首先来复盘一下青蒿素发现的过程。1967年1967年,印度支那半岛正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淖中。对于双方军人来说,疟疾是比炸弹和地雷更可怕的对手,疟疾带来的非战斗减员甚至是战斗减员的四到五倍。然而,当时首选的抗疟药氯喹已经出现了抗药性,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寻找新的特效抗疟药是当务之急。

  越南方面找到了中国,在、周恩来的亲自过问下,1967年5月23日,解放军总后勤部商请国家科委,并会同卫生部等部门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此后,“523”就用以指代此次疟疾防治研究项目。

  根据屠呦呦的自述,“523”项目先后筛选了4万多种中草药和化合物,但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1969年1969年1月,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参与到“523”项目中,屠呦呦被任命为课题组组长。

  当时“523”项目的研究分为几个方向,屠呦呦的方向是从中国传统医学中寻找灵感。她先是从典籍和民间搜集了两千多种药方,从中选出640种编为《抗疟方药集》,对超过380种中药提取物进行研究,经过屡次失败后,她在东晋名医葛洪的《肘后急备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下找到了灵感。

  其中有两点很关键。首先,水浸后绞汁的操作过程是不加热的,而绝大多数中药方剂都是“煎汤服用”,而青蒿素含有过氧基,遇热后稳定性不高。可以说,“不加热”这一点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

  但是也要注意到,实验证明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当低,每1公斤纯水只能溶解不到0.1克的青蒿素,用水提取青蒿素不现实。在海南参加过“523”项目的防疫人员庞学坚就曾回忆,海南当地民间就有用蒿草鲜榨汁治疗疟疾的药方,但是鲜汁太苦,患者不易接受,服用量大,不便携带,而且退热慢,复燃率高。

  屠呦呦当然没有用水,在现代,有机溶剂萃取是普遍的办法,屠呦呦选择了。1971年的试验中,从植物Artemisia annua(用拉丁语学名的原因后文会提到)成株叶子中得到的中性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疟原虫都取得了100%的抑制率。在对提取物进行进一步研究后,科研人员终于提纯了青蒿素。

  不知其所以然:盲区中国的传统医学通常把疟疾归结于热带地区污浊的空气,也就是俗称的“瘴气”,而现代医学已经发现,疟疾的病原体是单细胞生物疟原虫,一般经蚊子传播。

  既然不知道病因,也就不可能分析出某种药物对疾病产生疗效的原理。葛洪写下的药方,只是对于某种“恰好有用”的治疗方法的记载——甚至说这个药方“恰好有用”都很勉强,毕竟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榨汁法”的疗效有限。在葛洪写下药方后的一千多年内,疟疾依然是中国最凶残的传染病之一。就连清朝的康熙皇帝都感染过疟疾,当时的太医们束手无策,最后是耶稣会传教士送来的金鸡纳霜治好了皇帝。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仅仅是中医的问题。在世界各地,在现代科学出现之前的传统医学都带着同样的巫术色彩。就拿金鸡纳霜来说,南美印加帝国的克丘亚人发现金鸡纳树皮可以治疗疟疾,欧洲殖民者和传教士从克丘亚人手里学到了这个秘方带回了欧洲,传到全世界。但克丘亚人和耶稣会教士们也不知道药物的机理,到了19世纪欧洲科学家才把树皮中起作用的物质奎宁(在克丘亚语中意思是“树皮”)分离出来。

  含有青蒿素、能治疟疾的Artemisia annua原本叫“黄花蒿”,而原本叫“青蒿”的植物学名是Artemisia apiacea,并不含青蒿素。在过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把两种植物都记录为“青蒿”。

  屠呦呦曾专门撰文考证。她认为《肘后急备方》中的“青蒿”指的就是今天的黄花蒿,之所以出现错误,是因为日本人在翻译《头注国译本草纲目》时,写错了对应关系。

  外媒聚焦:是中药的胜利,还是个人的胜利?我们在欢呼的同时 世界怎么看?诺贝尔奖官方评价:贡献巨大“这项研究使人类在对抗疟疾这种容易大伤元气的疾病时有了全新的方法,它每年帮助亿万人改善健康,摆脱疟疾折磨,贡献之大难以估量。”

  ——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宣布获奖名单时,对屠呦呦的成就作出高度赞赏。瑞典卡洛琳学院教授汉斯·福斯博格回应“很重要的是,我们并没有把奖颁给传统医学。我们是把奖颁给受到传统医学启发从而得以研发新药的人……你可以说‘启发’,但奖不是颁给(传统医学)。”《卫报》关注屠呦呦获奖对中药界的意义“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屠呦呦的获奖并不是对中药的一种奖励,而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纽约时报》认可屠呦呦获奖的份量“青蒿素是消灭疟疾的‘首要疗法’,而屠呦呦对此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并因此获奖。”《法新社》引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话,对屠呦呦的获奖理由进行阐述“传统中草药可以作为开发新药物的来源,但我们不打算直接使用草药。屠呦呦的贡献在于,用非常复杂的方法提取了活性化合物,所以它不应该被科学界低估。”难以回避的争议:旧事重提屠呦呦获奖,国内外不少媒体都提起了2011年的一段往事。当年,屠呦呦获得了生理医学界的另一项大奖——仅次于诺贝尔奖的拉斯克奖(Lasker Medical Research Awards),但关于将奖项颁给屠呦呦个人是否合适的争议,一直伴随至今。2011年拉斯克奖基金会在授予屠呦呦大奖时,对其作出高度评价。“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已有数亿人因此受益,未来这一数字还会不断增长。”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研究中心主席Dyann Wirth今年6月高度评价屠呦呦的青蒿素成就。“如果讨论科学发现的成功转化,青蒿素可以称得上是一百年来最重要的典型案例之一,这项工作是基础研究转化为药物并成功挽救生命的经典案例。”据称与屠呦呦项目相关、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对屠呦呦的获奖提出质疑。“将集体功劳归于一人,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不符。”当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美国《科学》杂志曾探讨过相关的争议。“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面对如此多的议论,已是耄耋之年的屠呦呦教授是如何回应的呢?淡然“我是看了电视才知道自己获奖。没有特别意外的感觉,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面临极大争议时,屠呦呦毫不犹豫地将奖项分享给了整个中医界。

  引用屠呦呦教授2011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青蒿素的发现——中药的馈赠》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她一生的信念和希望。

  “以上所述内容只是中药馈赠给人类的小部分礼物(或潜力)。我的梦想是用中药帮助我们在全球战胜危及生命的疾病,造福全人类。”

  面对质疑,拉斯克奖主办方表示,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团队的努力,但某个人的原始贡献往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也正是国际大奖往往颁给某个人的原因。而在颁奖典礼上,屠呦呦同样表示,荣誉不仅仅属于她一个人,而是属于中国科学家团体。

  如今,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再次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肯定,青蒿素也被誉为“20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医药学创举”,这或许是对这位进入耄耋之年的学者最好的肯定。

  虽然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在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中,很可能还存在着类似“青蒿治疟疾”这样的验方,它们可能启发现代的医药学者,找到新的治疗方法。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万向娱乐

Copyright © 2027 万向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