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珠海经济特区发祥地,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自建区以来,就在珠海经济特区稳增长、改革创新、社会民生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主力军”“主阵地”和“主战场”作用,为珠海特区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如今,恰逢港珠澳大桥通车、粤港澳大湾区、横琴自贸片区和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等历史机遇,香洲区提出新目标:奋力打造“融通港澳、联通八方”的湾区极点门户、产创融合高地和品质城区。香洲正掀起一场大投入、大开发、大会战的项目建设新热潮。
烈日当空,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博创总部基地工地上塔吊林立、一片繁忙。博创总部基地是香洲区新兴产业项目,也是今年该区“挂图作战”的重大项目之一。
今年以来,珠海市香洲区以超常规力度推进211项年度计划投资额达560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其中,纳入“挂图作战”范围项目188个。今年前7个月,香洲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4.5亿元,同比增长58.6亿元,总量及增量均居珠海市第一。
1984年6月,年仅4岁的珠海经济特区宣告设立香洲区,为珠海首个县级行政区,珠海经济特区发展从此步入日新月异、全面加速的新阶段。
36年间,香洲沧桑巨变。从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的成立,到全球最大家用空调企业格力电器的崛起,香洲的现代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从只有一条街道、一家饭店、一个红绿灯的边陲小镇到现代化的滨海花园城市,香洲的城市环境更加宜居;从率先完成“村改居”到全面实施基层权责改革,香洲的引领作用越发凸显。
从1984年到2019年,香洲地区生产总值从1.2亿元增长到1542.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1亿元增长到1391.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0.07亿元增长到505.76亿元……建区以来,香洲在珠海经济特区稳增长、改革创新、社会民生建设等方面,始终发挥着“主力军”“主阵地”和“主战场”作用,为珠海特区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历经考验,香洲区经济发展越显其韧性与潜力。今年上半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香洲区经济运行总体仍保持稳定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5.54亿元,新产业新动能逆势增长,实际吸收外资实现正增长。
与此同时,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港珠澳合作创新(珠海)基地等30个项目已按计划开工,格力电器零部件试制中心、香洲北工业区改造、翠微村上冲村改造等113个项目正在加快前期工作,珠海市金融科技中心、香炉湾城市阳台等45个续建、投产项目顺利推进。
如今,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澳门—珠海”“香港—深圳”“广州—佛山”并立,成为大湾区三大极点。作为珠海的主城区、全国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城区,香洲将发挥位居港珠澳大桥重要位置和大湾区核心轴的地缘优势、综合成本的洼地优势、生态宜居的环境优势,开展融通联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平台载体建设、美丽香洲创建以及优质生活圈构建六大行动,进一步提升在珠海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香洲区建区之初,仅有百余间作坊式的小企业。香洲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和侨乡优势,从依靠引进外资起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经过30多年发展,香洲做大园区经济,做强现代服务业,工作重心转到调结构、转方式、提效益上来,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高端制造产业集群。
创新,是香洲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转型升级的“密码”。香洲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厚植企业发展沃土,大力实施“香山人才计划”,陆续建成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业载体,吸引创新要素集聚。截至2019年底,香洲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732家,占全市33.1%,年度有效发明专利9082件,PCT国际专利申请435件。孕育出以格力电器、纳思达为代表的众多知名企业。
2018年,香洲明确提出以数字经济产业为引领,以高端智造和高端服务两大产业为支柱,以消费升级产业为基底的“1+2+1”都市产业生态体系,以及“一园一镇、一廊一带”产业布局,为经济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此后,腾讯、华为两大巨头先后落户香洲,布局数字经济。与此同时,世茂港珠澳合作创新中心、城市之心、国维中央广场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快脚步,香洲区现代产业集群轮廓显现。
面向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实力?香洲正从拓展创新空间和激发企业活力两方面发力,配合珠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
为进一步挖掘土地潜能,香洲坚持向存量要空间,以质量促发展,不断提升核心城区发展竞争力、吸引力和承载力。2017年,香洲区提出建设三溪科创小镇,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重点发展高端智能制造、高端电子信息、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四大产业,核心区重点项目包括格力智能装备产业园、格创·集城项目等。
今年,香洲区还将推进东桥、翠微等旧村动工,力争香洲北工业区、香洲科技工业园连片改造取得突破,加快城市提质升级。
从“一条街道、一间粮站、一间工厂、一家饭店”到现代化花园式滨海城市,香洲区坚持生态优先,把守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作为一条不可突破的底线。目前,香山湖公园三期、香炉湾城市阳台等公园项目正在建设,凤凰山山地步道等项目建设即将启动。在巩固生态优势方面,今年香洲还将完成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EPC工程,确保全年水质稳定达标,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让特区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建区以来,香洲区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将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据统计,从1984年到2019年,全区每年民生支出从210万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9%),增长到63.79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3.2%)。其中2019年10件民生实事共投入资金3.06亿元。
多年来,香洲区一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全国率先实行户籍学生12年免费教育。为了让更多幼儿享受公平教育,香洲区将公办幼儿园建设作为头号民生工程,组成专门领导小组,以超常规的力度推进。截至目前,香洲区已建成公办中小学62所和公办幼儿园23所。
此外,着力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19年末,香洲区已拥有三甲医院3家、区属二级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4家,香洲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公立医院统一实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零差率政策,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和家庭病床服务工作;统筹推进社保扩面工作,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和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均达100%。同时,加大养老设施投入力度,建成翠香、湾仔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大力实施住房保障制度,全面落实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喻 剑)
2023年7月12日,甘肃敦煌雨过天晴,游客在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观光游览
每当幕色降临,晚霞就像一杯泼洒在天空的葡萄酒,把整个黄昏浸在微微的醉意里,光的色彩把原本白色的云染成了血红和金黄色。
2023年7月9日,在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界牌村,农民正抢抓农时进行晚稻插秧。宛如镜面的稻田与错落有致的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夏日田园画卷。
7月6日,三门峡水利枢纽开启黄河2023年汛前调水调沙,助力冲刷小浪底水库库尾,为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提供后续动力。
临近七一,位于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青岛中德生态园小学开展童心向党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小学生们亲身感受时代的伟大变迁。
2023年6月26日,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绿树碧水与蓝天、白云、城市、田园相融成景,如同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年6月25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的白云山水库,因水生态环境改善,形成了天蓝、岸绿、水清、景美的生态环境。
2023年6月23日,游人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西洛街道千亩荷塘休闲赏花。
2023年6月22日,在新疆博湖县博斯腾湖大河口景区,精彩的水上飞人表演吸引各地游客驻足观看。精彩的表演给各地游客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跳体验。
连江县全面推进海洋牧场健康发展,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行科技兴海,以养兴渔,有力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端午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新疆伊犁边境管理支队三道河边境派出所民警来到了辖区少数民族群众家中开展粽叶飘香迎端午民族团结一家亲警民共庆端午活动,共同体验民俗传统文化,喜迎端午佳节。
2023第十七届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贵德站)开幕式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举办。
2023年6月13日,江西省赣州市,位于东江源区的定南县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2023年6月12日,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头陂镇,一块块色彩分明的农田成为自然调色板。
2023年6月8日,夕阳余晖洒满安徽马鞍山的雨山湖,皮划艇队员正在湖面上刻苦训练
2023年6月8日,笔者走进贵州省铜仁市万仁新能源汽车厂,据徐大涌副总经理介绍:万仁汽车项目作为万山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自2016年落地以来,不断创新工艺,加大科技投入,有力推动了万山工业产业向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新型产业转变。
在北京密云古北口司马台长城附近,建有一处江南水乡风格的度假区,名为古北水镇。
上一篇:游福汇特权站-手游内部号-福利号
下一篇:头条 - 中国日报网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万向娱乐